::::::

合歡山歲時風雲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50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4-04

導演:

麥覺明導演
千姿百態的高山協奏曲:最容易親近的三千公尺百岳每年寒流逼近臺灣時,合歡山的雪訊已經不遠了,合歡山下雪是冬日裡島內稀罕的年度盛事,放眼世界,除了喜馬拉雅山區外,沒有一個地方或島嶼,像台灣一樣擁有眾多高山...

重返自然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48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4-03

導演:

公共電視文化事業
翡翠水庫是臺灣大臺北地區飲用水的主要來源,經過十年的休養生息,整片森林已回復如熱帶雨林般的原始風貌。透過臺灣原生淡水[食蛇龜]的視角,一探翡翠水庫的野性之美,以及境內動、植物的生活樣貌,帶領觀眾重新找...

戰浪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75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3-08

導演:

史密斯導演
公共電視臺藉由海、陸、空與高速攝影等數位拍攝技術,結合國內製作專業人士,從發想到後期製作,費時近兩年完成,是一部臺灣首度忠實記錄傳統漁民生活的高畫質HD紀錄片。公視國際合製團隊,深入臺灣東南部臺東縣成...

我們的島2015—DVD 1-3.走味的油煙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17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5-03

導演:

公共電視文化事業
最近幾年,各縣市都在推廣所謂的[環保夜市],實施禁煙、不用免洗筷,垃圾減量,但唯獨油煙減量最難推行。權責單位[有陳情才稽查]的步調,民眾忽略油煙對健康的危害,讓業者有恃無恐,也讓居住在餐飲攤商附近的社...

我們的島2015—DVD 1-2.鄉村發電夢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17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5-03

導演:

公共電視文化事業
當燃煤、核能等集中式發電,產生許多問題,尋找更多元、更分散的自然發電,成為重要課題。台灣許多鄉村,擁有自然資源,居民也不斷嘗試,希望在追求社區微發電的年代,貢獻自己的一份電力...

我們的島2015—DVD 1-1.簡樸生活14天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17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5-03

導演:

公共電視文化事業
2014年最後一週,位在雲林西螺的藝術兵營,邀請藝術家來過生活,主辦單位訂了生活公約,規定了起床和睡眠正常的作息時間,而且要用愛護環境,使用最簡單的物資過日子,把簡樸生活當成是一種藝術的展現方式。

我們的島2014—DVD 10-3.烏來尋綠金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15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5-03

導演:

公共電視文化事業
位在台北市水源特定區,烏來,維持著群山綠意,長期深耕烏來的生態講師廖鎮洲,發現枯水期時,南勢溪畔的居民卻常常無水可用,為了護水,他鼓勵當地農民選擇節水作物,也思考發展綠色經濟,守護烏來森林...

我們的島2014—DVD 10-2.轉角遇到鹿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19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5-03

導演:

公共電視文化事業
梅花鹿慧黠靈動的雙眼,一身美麗外表,搭配卡通造型,廣受大小朋友喜愛。不過這隻動物明星,最近卻在南台灣引發一連串生態破壞,成了遭人嫌棄的害獸...

我們的島2014—DVD 10-1.選一場寧靜革命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15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5-03

導演:

公共電視文化事業
造勢晚會上,群眾揮舞手中小旗或螢光棒,熱鬧的音樂透過喇叭,大聲放送,將選情推向最高峰。然而,再多的激情,當選舉結果揭曉後,一切都要回到常軌…

我們的島2014—DVD 9-3.廢油肥皂劇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18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5-02

導演:

公共電視文化事業
餿水油事件,讓一些老店招牌受累,也讓我們的健康遭殃。根據環保署的清查結果,國內廢食用油逾五成無法掌握流向,也就是說,每年有大約四萬噸的廢油下落不明,研判應該是被家庭及攤商轉賣或任意丟棄,堵塞了自家水槽...

我們的島2014—DVD 9-2.檳榔園的第二春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20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5-02

導演:

公共電視文化事業
[看見臺灣]紀錄片突顯山坡地超限利用種植檳榔的問題,行政院在六月召開國土保育專案會議,新修[檳榔管理方案],未來每年每公頃補助五萬元,打算要輔導檳榔農種植油茶,縮減坡地檳榔種植面積...

我們的島2014—DVD 9-1.貴仙師傅的緩慢農法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17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5-02

導演:

公共電視文化事業
農村青年王貴仙,在城市闖盪多年後,回到故鄉,進行生態農作的生產。由於身體行動不便,加上生態農作的管理費工,他摸索出一套緩慢農法,用觀念和技術,在困苦之地,開創出美麗的農業願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