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:::

#探索大腦: "15" 部符合

探索大腦.4,睡眠障礙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48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4-01

導演:

楊淵韓
睡眠的作用除了你我熟知的消除疲勞外,睡眠時人體開始分泌成長賀爾蒙,與疾病戰鬥的免疫細胞活動力也變得特別旺盛,而人體自行修護的動作也在此時進行。人的一生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,想要身心健康就從擁有...

探索大腦.5,記憶形成:型式和老化對記憶的影響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49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4-01

導演:

楊淵韓
記憶代表著一個人對過去活動、感受、經驗的印象累積,主要因環境、時間和知覺來分類。年過三十歲後,大腦更是每年縮小0.5%。就像舊電腦存了太多檔案後、執行速度越來越慢。隨著年齡增長,大腦得花越來越多時間去...

探索大腦.6,憂鬱症失智症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49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4-01

導演:

楊淵韓
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,在2020年造成人類失能前十名的疾病,第一名是憂鬱症。而長期的憂鬱症情況會導致腦海中海馬迴萎縮,海馬迴是記憶中樞,所以慢性憂鬱症患者要注意可能罹患失智症。今天的節目針對從防治憂...

探索大腦.7,失智症病患藥物治療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46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4-01

導演:

楊淵韓
失智症病人來說,除了記憶及行為外,語言、理解力、反應力等均出現問題,甚至發生性格改變、妄想或幻覺等情形,嚴重者更無法自理日常生活。根據統計,目前全世界約有2,430萬失智症病人,依每年新增460萬個案...

探索大腦.8,失智症病患非藥物治療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48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4-01

導演:

楊淵韓
不少人深信鼓勵老人家多打麻將、吃銀杏健康食品,有助於預防與改善失智症,就現有科學證據來看,多運動、多和朋友來往,恐怕才是最有效,且副作用與風險最低的防治方式。今天的節目中針對失智症病患,日常如何做好非...

探索大腦.9,神經毒素和神經職業病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47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4-01

導演:

楊淵韓
工作場所中,有許多不同的有害化學物質具有神經毒性,可以引起神經系統的傷害,有機溶劑、四烷基鉛、重金屬、農藥等,這些造成神經毒性的有害物質,通稱為神經毒物。暴露於神經毒物,可造成神經機能障礙、中樞神經病...

探索大腦.10,腦中風的治療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48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4-01

導演:

楊淵韓
根據衛生署統計,腦中風是台灣10大死因第三位導致成人殘障最大病因,衛生署統計發現,40歲以上平均每9人有一人發生過小中風,日後發生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0倍。腦中風來得很突然,讓人措手不及的疾病,若病...

探索大腦.11,心律不整和腦中風關係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48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4-01

導演:

楊淵韓
中風成因甚廣,部分與心臟疾病相關,臨床醫學研究報告指出,心房顫動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是全面性的,是普遍導致缺血性中風的原因。而隨著社會老年化,心房顫動患者只會逐年增加,且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,亦有愈來愈多...

探索大腦.12,血壓和腦中風的關係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46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4-01

導演:

楊淵韓
高血壓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,因為高血壓幾乎沒有自覺症狀,控制高血壓容易被忽略,其實高血壓就像糖尿病、心臟病一樣,都是中風的危險因子。高血壓若放任不管,某天可能會突然發病,甚至會引發致命的併發症,今天的節...

探索大腦.13,腦外傷與失智症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46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4-01

導演:

楊淵韓
大腦就像豆腐裝在便當盒,碰撞後,外面常看不到傷害,但內部難免有傷,尤其是腦部額葉區受傷的病人,情緒和生活適應力都可能從此改變。因為腦部不只總管人體運動、感覺,還有更複雜的情感、記憶等,今天的節目中針對...

探索大腦.14,帕金森氏症的治療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47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4-01

導演:

楊淵韓
走路怪怪的,手指微顫抖,大部分的帕金森氏患者,在初期動作不靈活的時期,都以為只是正常的老化現象,直到出現嚴重的顫抖或是走路不穩,甚至撞得傷痕纍纍,這才覺得嚴重而來就醫。到底什麼是帕金森氏症?今天的節目...

探索大腦.15,小腦萎縮症

分級:

普遍級

片長:

47 min

發音:

華語

發行:

2014-01

導演:

楊淵韓
在台灣,患有小腦萎縮症的病友約有上千人,病友因失去平衡感,走起路來搖搖擺擺,有如企鵝一般,因此又叫做「企鵝家族」。症狀如:眼球會時常產生顫動,看東西出現複影;吞嚥神經萎縮,但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意識跟正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