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
1947年至1987年發生了臺灣史上最慘痛的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, 在事件後被留下的女性遺族們(母親、妻子), 頓時要面臨失去親人的悲痛、扭曲的社會形態與如何在現實生活窘境下生存, 一切充滿著難題... 「恐怖災難才正要開始」! 藉此概念, 突破過去的報導內容和方式, 我們在節目中探討「少了一個之後」, 採取有別以往的視角出發, 以女性立場為主觀點, 再由其第二代或第三代子孫描繪當時家庭劇變的震撼, 翻轉當年二二八和白色恐怖不同的歷史樣貌。1946年, 潘木枝在嘉義市參議會選舉中於東門區獲得最高票數, 當選嘉義市參議會議員(第二高票是許世賢醫師, 現任監察院長張博雅的母親)。潘在競選期間依舊在醫院為患者看病。1947年二二八事件蔓延至當地後, 他參與於當地處理委員會並斡旋多方交涉, 並代表嘉義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在水上機場與守軍進行和談, 遭到中華民國國軍禁錮, 並刑求拷打、指甲被插刺鐵釘, 未經司法審判下被全身綑綁押至嘉義市區遊街示眾後公開槍決, 與同為市參議會議員的畫家陳澄波、牙醫盧鈵欽與戲院老闆柯麟同遭處決, 直到處決前日, 潘木枝基於日治時期法治社會的價值觀, 仍舊懷抱憑藉司法審判替自己辯護的希望, 行刑當日, 潘木枝的次子潘英哲(15歲)因欲營救父親遭國軍開槍射擊頭部身亡 行刑時, 潘極度痛苦而喊叫至下顎脫臼, 並在三子潘英三安撫下閉上雙眼, 軍方不許家屬立即取回遺體, 予以曝屍示眾多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