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:::

:::

[講座]文學與歷史 (白先勇)

評價
(沒有評論)
觀看人次 1293
  • 分級普遍級
  • 片長162 min
  • 發行2014-03
  • 經銷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
  • 語言國語
  • 導演白先勇
  • 關鍵字白崇禧 / 二二八 / 白先勇
簡介

內容簡介:

 從《台北人》《父親與民國》到《止痛療傷:白崇禧與二二八》我寫《臺北人》,卷首即表示,是為了──紀念先父母及他們那個憂患重重的時代。這部身影集,正是那一整個時代的縮影。 文學家寫歷史,處處充滿人文關懷。「二二八」事件發生在民國三十六年,是臺灣歷史上一道深刻的傷口。而現在已不為人們所知的是,當代知名作家白先勇的父親、陸軍一級上將白崇禧將軍,曾經於「二二八」事件發生後,到臺灣宣慰十六天。這關鍵的十六天裡,時任國防部長的白崇禧將軍,以國防部名義發佈一系列重要命令及宣示,火速制止軍警的濫捕濫殺,追查「二二八」事件的真相,為人心惶惶、受到創痛的臺灣即時療傷止痛。 《父親與民國》系列書為白崇禧將軍之子、知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為其父編著的畫傳,分上下兩冊,上冊為《戎馬生涯》,分〈北伐〉、〈蔣桂戰爭.建設廣西〉、〈抗戰〉、〈抗戰勝利.國共內戰〉四章;下冊為《臺灣歲月》,分〈臺灣歲月〉及〈家族親情〉兩章。全書收錄約600張白崇禧將軍的珍貴影像、報導剪影,並由白先勇先生撰寫圖說及一篇篇小故事。全書洋溢著深刻雋永的父子情,更有許多還原歷史現場的珍貴畫面與史實追記。

講師簡介:

白先勇,民國二十六年生,廣西桂林人。臺大外文系畢業,愛荷華大學「作家工作室」(Writer’s Workshop)文學創作碩士。白先勇為北伐抗戰名將白崇禧之子,幼年居住於南寧、桂林,民國三十三年逃難至重慶。抗戰勝利後曾移居南京、上海、漢口、廣州。民國三十八年遷居香港,民國四十一年來臺與父母團聚。民國五十二年赴美留學、定居,民國五十四年獲碩士學位,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東亞語言文化系任教中國語言文學,民國八十三年退休。民國八十六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圖書館成立「白先勇資料特藏室」,收錄一生作品的各國譯本、相關資料與手稿。白先勇是小說家、散文家、評論家、戲劇家,著作極豐,短篇小說集《寂寞的十七歲》、《臺北人》、《紐約客》,長篇小說《孽子》,散文集《驀然回首》、《明星咖啡館》、《第六隻手指》、《樹猶如此》,舞台劇劇本《遊園驚夢》、電影劇本《金大班的最後一夜》、《玉卿嫂》、《孤戀花》、《最後的貴族》等。兩岸均已出版《白先勇作品集》。 近年投入愛滋防治的公益活動和崑曲藝術的復興事業,製作《青春版牡丹亭》巡迴兩岸、美國、歐洲,獲得廣大迴響。從「現代文學傳燈人」,成為「傳統戲曲傳教士」,目前致力撰寫父親白崇禧的傳記,本書為資料豐碩的圖文傳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