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為您推薦
-
-
-
-
-
-
台灣數位藝術新浪潮 1.互動裝置 2.錄影藝術 3.數位攝影
評價
(沒有評論)
觀看人次 1225
- 分級普遍級
- 片長68 min
- 發行2008-12
- 經銷公視
- 語言國語
- 導演黃明川,黃明川電影視訊公司
簡介
第一集
互動裝置」以媒材技術的發展分類,回顧了自80年代末期至2005年的階段呈現。首先,錄影裝置加上觸動,轉化成初階的互動模式,這種觸動形式的互動一直是科技領域的主流。後來不少作者逐漸地將肉體接觸的觀念提升至超越物質的精神層次,不僅互動意義擴展,藝術定義也同步地開展而來。第二集.台灣的錄影藝術發端晚於西方,然而獨自演化的結果,產生了有別於西方的特有氣象。80年代由於解嚴前壓抑的政治氛圍,錄影藝術在表現上多與突破社會禁忌和衝撞公領域相關;90年代中期不少留學生帶回新的影像觀念,遂逐漸向電子影像轉型,而與國內的電子電腦工業衍生的基礎科學連結;千禧年後消費社會成型,更與媒體符號密合,以大眾認知的圖像來表現個人的藝術態度。回顧20年錄影藝術的起伏軌跡,台灣已然走出了自己值得一書的歷史路徑。第三集.影像數位化是全球化的一項主力,它也在台灣藝術界延燒火熱的威力。90年代中期數位攝影器材引進台灣後,解嚴前的油畫家第一波趕上轉型,持續聚焦社會與歷史意象,高度關懷人性與政治。第二波的年輕世代,相反地普遍未受傳統攝影訓練,直接投奔新而輕盈的數位照相,同時也展現個體細瑣化與符號化的藝術特徵。不過,在數位攝影定義的紛爭中,數位化影像已然蔚為風氣,也逐漸吸收電影、攝影、錄影、設計和繪畫,而成為一個具有多元能量的超媒體。
嵌入影片